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玉波)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杨某雇陈某安装监控设施,施工过程中,陈某不慎从梯子上跌落受伤,经医院诊断为跟骨粉碎性骨折,杨某拒付5万元医药费被陈某诉至新城区人民法院。
承办法官接收案件后,决定通过“法院+工会”联动调解机制,开展先行调解工作。新城区总工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第一时间查阅案卷材料,梳理基本案情,并采用“背对背”方式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在沟通取得积极成效后,调解员将双方当事人约至法院,开展现场调解。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这是新城区“法院+工会”机制发挥效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推动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新城区总工会积极加强与区人民法院、人社局等部门沟通协作,成立新城区“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实现劳动争议诉裁调工作对接。制定印发《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规定(试行)》《劳动争议诉裁调对接工作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诉调工作室快速步入正轨。同时,联合信访局建立了“法院+工会+信访+仲裁”四方联动机制。
此外,定期开展调解员培训,多渠道聘请业务素质硬、服务意识强的退休法官、金牌调解员、优秀律师为职工群众提供劳动争议调解服务;依托诉调、调裁工作室,规范开展委派、委托调解,助力职工缩短维权周期、降低维权成本;对于无法调解、调解不成案件,推动人民法院快立、快审、快执。自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成立以来,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62件,调解成功20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8%。
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